記者林孟婷/專題報導
現代人注重養生觀念,對於足下健康更是馬虎不得,但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,市面販售的成品鞋是最便利的選擇方式,但近幾年興起手工製鞋風潮,由專人進行「量腳訂作」,還可依照個人需求與設計製作,鞋子穿出門絕對不會出現「撞鞋」。
手工製鞋師傅陳榮雄說,手工製鞋產業歷史已久,但因為成品鞋大量生產,逐漸取代手工鞋在市場定位,近幾年才又逐漸引起風潮。
陳榮雄說,對於腳型特殊的民眾而言,手工製鞋可以解決穿鞋不適、買鞋不易的困擾,例如長短腳、大小腳、或是腳背過厚等腳型問題,都可藉由手工訂作解決買不到鞋的煩惱。
永康市大灣醫鞋中心手工鞋師傅陳保志說,在製鞋之前準確測量顧客的腳型相當重要,量出腳的長度、寬度、高度及腳背弧度,只要一個小細節出差錯,顧客穿起鞋子就會不舒服。 陳保志說,接著則是進行手工訂作步驟,鞋底、鞋面、鞋頭是主要構造面向,尤其在縫製過程中,必須細心與耐心,將線縫得完美漂亮,看似簡單的步驟卻往往需花上半個月或一個月時間,才能做出一雙好的手工鞋。 陳榮雄表示,在製作過程中不可忽略任何一項小細節,例如看似簡單的縫線,如果沒有縫得完美平整,顧客穿上鞋子可能走沒幾步路,就因為線不斷摩擦皮膚而紅腫起水泡。
陳保志表示,手工製鞋有一定的顧客群,較多消費者是腳型特殊買不到鞋,最後尋求手工鞋解決問題。
他說,有一名女性長期顧客,每一、兩年就會訂作手工鞋,店中於是保存她的鞋子模型,陳保志說,該名顧客有大小腳的問題,左右腳長度相差17公分,在一般鞋行無法購買到她的尺寸。
最後該名女顧客在手工鞋找到穿鞋樂趣,還能依照個人喜好或是市面流行鞋款進行設計。
陳榮雄說,手工鞋相當耐穿且兼具個人化與質感,現代人強調個人風格,也帶動手工鞋訂作風潮。
記者林孟婷/專題報導
一家四代都是手工鞋達人!
60歲陳榮雄從11歲起就跟著父母親學習修補鞋子及手工鞋製作技巧,陳榮雄說,從他阿公時代就開始經營製鞋產業,手工技術傳到他是第三代,他也將這「古早味」的技術傳授給2個兒子,一家四代都是「以鞋傳家」。
陳榮雄在六甲鄉經營鞋店,專門提供訂作特殊腳型的手工鞋,修補鞋類、包包等也都是他的專長。
陳榮雄說,從11歲開始就在父母親身邊學技術,「主修」製鞋與補鞋技巧,但腦筋靈活也喜歡挑戰的他,看到壞掉雨傘、包包或雨鞋,他都有辦法讓它們「宛如新生」。
陳榮雄表示,要做出一雙好鞋,基本功要「打穩」,例如準確測量腳型的技巧、也需會自製修補工具,基礎都打好了,則是需加入創意達到「進階」。
除了技巧之外,耐心、細心與專心更是重要,在製作過程中需注意鞋的層面與構造,試想自己就是穿鞋者,如果穿到不好的鞋導致腳不舒服,自己也會難過,所以做好每一個細節,這「三心」相當重要。 而陳榮雄的製鞋技巧與經營觀念,一併也傳給家中2個兒子,大兒子陳保男早期跟著父親學技術,在製鞋補鞋專業獨當一面。小兒子陳保志曾至日本唸書,原本從事旅日領隊與日本商務飯店主任的職務,但最後回到台灣學習父親的手藝。
陳保志說,不忍心傳統技術失傳,也想回到台灣陪家人,看到顧客來拿鞋的滿意表情,讓他心中有滿滿的感動與幸福。
陳榮雄說,顧客只要送鞋來店中,至少就有他們父子三人服務,讓鞋子獲得三倍的照料與呵護。
留言列表